*新一代**BTK**抑制劑正式納入醫院管理局藥物名冊及安全網*
*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燃點希望*
*2025年9月1日,香港* –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慢淋」,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 CLL)是白血病的一種,主要是患者體內淋巴球異常地增生,屬於發展相當緩慢的血液惡性疾病。柏臻慈善信託是首個以支援慢淋社群而獲香港政府認可之慈善團體,作為香港獨立支援慢淋病友的組織。
適逢今天(9月1日)是世界慢淋日,柏臻慈善信託宣佈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正式將新一代布魯頓氏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劑(「新一代BTK抑制劑」)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及安全網涵蓋範圍。此舉標誌著公營醫療系統將能夠為慢淋患者提供更多可及的治療方案,新一代BTK抑制劑為一款容許患者靈活選擇每日一次或兩次口服的新型標靶治療藥物,無需到醫院用藥,而其副作用亦較少,故患者能在不影響生活質素的情況下接受適切治療。
布魯頓氏酪氨酸激酶(「BTK」)是一種蛋白質分子,對促進B淋巴球(「B細胞」)的生長和分化發揮重要作用。新一代BTK抑制劑使用標靶藥物特異性抑制BTK分子活性,能中斷細胞訊息的傳遞,阻止癌化B細胞過度增生。
在一項由652名18歲以上復發/難治性慢淋患者參與臨床試驗中,在中位隨訪期達29.6個月後,新一代BTK抑制劑表現顯著優於第一代BTK抑制劑,更多患者能夠在病情無惡化下存活最少2年。在比較兩者療效的同時,新一代BTK抑制劑亦展現出更高的安全性,患者心臟疾病及心房顫動發生率較低,而且對治療的耐受性更好。
另一項65歲以上或18歲以上有合併症的慢淋患者使用新一代BTK抑制劑或化學免疫治療作初始治療比較的臨床試驗發現,使用新一代BTK抑制劑的患者出現惡化和死亡的風險較化學免疫治療低58%。這顯示新一代BTK抑制劑為高齡或合併症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治療選擇。
*柏臻慈善信託創辦人張榮峰*表示︰「慢淋是一種通常無法治癒且變化緩慢的血癌,在5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發病率較高,而患者中位確診年齡約爲65歲,需要採取細緻入微的治療方法。新一代BTK抑制劑為患者提供一個持續治療的選擇。因此,我們喜聞樂見醫管局切實聆聽患者訴求,將新一代BTK抑制劑正式納入藥物名冊及安全網涵蓋範圍。經資產審查後,透過撒瑪利亞基金資助,合資格慢淋患者只需支付部分藥費,大大減輕其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的經濟負擔,而不會錯過接受適切治療的機會。」
*註冊藥劑師姚瑞麒*表示︰「在2022年,香港白血病新症數目為634宗,每10萬人中發病率粗率為8.6,兩者均較以往上升。正如許多癌症一樣,慢淋有可能對治療產生抗藥性。對於那些對過往治療產生抗藥性、或不適合限時治療的患者來說,新一代BTK抑制劑能提供更靈活的服藥方式。另外,相比上一代藥物,新一代BTK抑制劑展現更佳的療效,而且具較低心臟疾病發生率及治療終止率。相對於化學免疫治療,新一代BTK抑制劑大幅減低患者惡化和死亡的風險。就藥物安全性而言,其或有助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為達致與臨床研究結果相符的理想療效,建議患者嚴格遵從醫囑,按建議劑量持續服藥。只有持之以恆,方能最大程度發揮藥物效能,保障治療效果及患者健康。」
慢淋常見的症狀包括頸部、腋下和腹部淋巴結腫脹、腹部飽滯感、肋骨下方疼痛或腫脹、身體無力和長期倦怠、發燒和容易感染、夜間盜汗、出現瘀青和體重下降。